古今几乎所有注家与研究者都认为,老子强调“道”是恒久不变的,就在于传世通行本《道德经》省略了这个“也”字。“道可道,非恒道”,极容易被理解为“道可道”是假设句,“非恒道”则是判断句,整句意思就成为“道如果是说得清楚的,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”。这样,自然就会认为老子强调“道”是恒久的,显然,这是错误的解读。
而帛书本中“道可道也,非恒道也”,只是前后句各加了一个“也”字,但就非常清晰了,两句话都是判断句,不存在假设。
意思正好反了过来:“道是可以言说的,道不是永恒不变的”。28
另外,通行本将“恒”字改为“常”字,也非常不妥。“常”是经常,而“恒”则是“不变”,虽有相似之意,却有本质区别。
【翻译】:天道,是只可以勉强去言说的,因为它总是处于不断地运行与变化之中,而不是永恒不变的;万事万物,是可以暂时命名的,但随着事物的变化,
这个命名也将随之消解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