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丹尼小说>其他类型>我去修仙咯> 第217章 民以食为天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17章 民以食为天(1 / 2)

1973年,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两件举世瞩目的气功文物:导引图和《却谷食气篇》。

前者是绘有各种导引姿势的彩色帛画;后者是记载辟谷食气具体方法的帛书,为我国第一部辟谷疗法专著。

却谷,就是辟谷。

源自方仙家养生中的“不食五谷”,即不吃五谷杂粮,而以药食等其他之物充腹,或在一定时间内断食,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。

这和现代社会里减少碳水摄入和轻断食减肥差不多。

所以,你说咱们的老祖宗有多聪明。

方士能在历史留名,肯定有独到的地方。

秦始皇这种雄才大略的人为何会笃信方士?

要知道,执掌天下,想要骗他并不容易。

可惜,他没时间跟着修行辟谷和食气,走了丹丸这条捷径,最终和一堆臭鱼烂鲍长眠。

神仙是饿不死的。

但饿是并不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,即便身体并不缺乏营养,但依旧会感觉腹中空空如也,想要尝尝人间烟火气。

谢灵运就是如此,她可以数年不食,依然会怀念美食入口,那唇舌味蕾肠胃都得到满足的感觉。

所以,时莱每隔几天就会下山,采买一些新鲜的食材。

山上有了冰箱,但他还是坚持着少吃冷冻食物。

今天山下杀了一头猪,时莱专门打电话让张老头帮着买了条前蹄,这会下山顺便来拿货。

一行人走到村口,米小满就拉着苏小暖直奔小卖部。

两小只每人五毛钱凑了一块,买了包虾条,带上老七坐在太空舱外面,吃的津津有味。

时莱走到小卖部,交了钱,把猪腿拿出来挂在门板上,坐在老王头对面陪他下棋。

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,能陪他下棋的人也越来越少。

李万基四周,感叹道:“以前总听说留守老人,留守老人,在南都没什么感觉,现在看看,西南的村子里真的只剩下老人了。”

“再过二三十年,等这些老人都不在了,很多村庄都会消失。”杨雪在衙门工作,对这类数据更清楚,“现在国内每天消失的村子超过一百个。”

“可惜了啊,这么漂亮的村子,不是说现在要振兴乡村吗?”

“是啊,这村子靠山靠水,真的漂亮。”

时莱将军,抽掉老王的一个马,抬起头来,看着两人问道:“让你们天天住在这里,你们乐意吗?”

两货愣了下,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。

“这里开车去镇上要二十分钟,离最近的医院半小时,我高中的时候去县城读书,坐车要一个多小时。”

对于振兴乡村这个事,时莱是丝毫没有兴趣。

振兴个毛线。

他从小就在山脚下混迹,知道这些农民有多辛苦,别看老人们这会麻将打的欢,天亮之后依旧要下地干活。

等他们哪天死了,就不用再干了。

至于种田,总是会有人来干的,等人口减少,村庄消失,把土地归拢到一起,采用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,饿不死人。

资本不能总在高科技和金融里挣大钱,他们也该来尝尝“谷贵伤民,谷贱伤农”的滋味。

也别担心他们操控粮价,古代朝廷重农抑商,就是防备这些人,四大粮商办不成的事,国内资本也办不成,中粮可是央企。

第二天,阳光炙热,身处山峦,总让人有不一样的感觉,便是所谓云在青天水在瓶。

后院厨房里,烧了一锅水,时莱把猪蹄块倒进去,水面立刻浮起灰白的沫子,像退潮时的浪花。

他买的是前蹄,肉厚筋多,带着层黄澄澄的皮,捞出来冲凉水,猪皮就绷得发亮。

砂锅底铺上姜片,码好猪蹄,倒黄酒时得沿锅边淋,听着“滋啦”一声响,酒香混着肉香窜上来。

“你就算不修道,去山下开个餐馆也饿不死。”李万基靠着门框,闻着锅里散逸出来的香味赞叹着。

“我师父懒,做饭都是糊弄,我六岁就开始学着煮面条,十岁就接管了厨房。”

“你这么会吃,怎么不长肉?”

“你以为我和你一样睡到十点才起床?我五点就起来了,修炼完还带着小狗在山上跑了两个小时。”

李万基看看门口神厕里的那条巴掌大才两个月的小狗,“嘬嘬嘬”了几声,见小天不搭理自己,心疼道:“你看把它累的,都没了精神。”

“它是懒得搭理你。”时莱随口说着,每次跑山,他都要被小天的体力给震惊,这么大一点,已经会撵兔子。

把猪蹄炖上,时莱就到了前院,依然坐在青石上,等米小满回来。

今天学校发成绩单。

临近中午,才在石阶上看见小家伙的身影,风风火火的跑上来,把书包从肩膀卸下,拿出成绩册,指着上面得意洋洋道:“都是A,师父,你答应带我去京城的。”

时莱没接成绩单,听到小家伙说了,就揉揉她脑袋,“明天我们就出发。”

米小满瞬间高兴起来,又跑到方茵面前,絮絮叨叨的说了自己的成绩,还有要去京城的事情。

到了吃饭的时候,全道观都知道了这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