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哼,活该!”
朱元璋脸如烧黑的锅底,复又问:“这大虞太上皇是什么来历?以她这般尊贵身份,想要什么样的男宠没有,为何偏偏盯上了太子?”
沐英叹道:“一开始,我也很疑惑,于是特意查了一下,才知道太子与大虞的太上皇在十多年前有那么一段孽缘。”
朱元璋怔怔道:“孽缘?”
众藩王也嗅到了八卦的味道,竖起耳朵细听。
“嗯,原来在十多年前,太子去江南办差时,底下的官员为了讨好他,特意准备了五个模样、身材极为出挑的美人献给她,这五个美人中,以大虞太上皇最为出色,现在的太子妃吕氏次之。”
“听说当时的太子妃嫉妒大虞太上皇美貌,生怕她被太子看上,于是暗中散播流言,说她狐媚放荡,在献给太子之前,就已经与好几个官员不清不楚了,太子对流言信以为真,自然不可能要这样不干不净的女人,于是就转而选中了吕氏,将她带回了东宫。”
“那女人无缘于太子,又受流言困扰,名声尽毁,太子离开江南之后,也没有别的官员能看上她,于是她就只能委委屈屈嫁给了一个商人为妻,不久后就生了一个女儿。”
“后来,商人生意出了变故,破产潦倒,还欠下了一屁股的债,为了躲避债主,商人就带着妻女前往东南亚生活。”
“谁能想到,那女人到了东南亚之后,竟时来运转,先是熬死了丈夫,继承了一大笔遗产,后是所生的女儿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军事政治天赋,聚拢起一支庞大的武装力量,一路横推,统一东南亚,建立大虞王朝,女儿当了皇帝,她也跟着母凭女贵成为了太上皇。”
沐英将自己查到一一说出,只觉得大虞太上皇的一生跌宕起伏,堪称传奇。
哪里知道,这是蓝绫故意命人放出来的。
蓝绫前世没少看于妈的狗血剧,自然是各种狗血孽情张口就来。
众人听得一愣一愣的。
朱棣张大嘴巴:“乖乖,原来大哥与大虞太上皇还有这等渊源,怪不得她非要强纳大哥当妃子呢。”
朱权叹道:“人终将为年少不可得之物而困其一生,大哥就是她的年少不可得。”
沐英颔首:“是的,那个女人虽成了太上皇,可以广开后宫,拥有无数美男,却对当年之事耿耿于怀,大虞女帝对母亲极是孝顺,听说当年之事,也对太子心生怨念,认为太子是故意看不起她的母亲,看不起母亲就等于看不起她,这如何能忍?大虞女帝一怒之下,才让她的皇后凤辰奕策划了这一出,借由出使大明,掳走了太子。”
朱元璋恍然大悟,几乎是目眦欲裂:“原来是这样,难怪凤君千方百计要掳走太子,却没有将他安置在大牢里关押起来,敢情是为了满足太上皇,为了一己私欲,竟不顾两国邦交,这对母女当真可恨可耻,千刀万剐都不足惜。”
他嘴上说得咬牙切齿,心里却明白,自己是没法报复的。
若是掳走太子的,是大明境内的某一个人。
他肯定灭了这人九族,让此人后悔来到这个世上。
偏偏是大虞王朝的女帝,大明内外交困,危机重重,打是不能打的,只能智取。
但想到朱标深陷大虞皇宫一年多,必定吃了不少苦,这口气叫他如何咽得下去?
朱元璋眼中闪着幽暗的冷光,转头吩咐道:“来人,去把太子妃叫来。”
“是!”
总管大太监孙德赶紧领命下去。
别人家媳妇倒霉,摊上的是恶婆婆。
朱家皇族儿媳倒霉,却是因为有朱元璋这个恶公公。
朱元璋是出了名的偏心,儿媳也好、孙媳也罢,那都是外人,只有儿子和孙子是自家人。
鲁王朱檀坏事做尽,天怒人怨。
朱元璋知道后,只对儿子小惩大诫,却认为儿媳汤氏不贤惠,不懂得规劝丈夫走正途,于是就下旨将汤氏凌迟处死。
他也不想想,朱家这些藩王,个个继承了他的暴脾气,动不动就杀人,哪个儿媳敢劝呢?
朱元璋却不管这一套,儿子犯错,儿媳背锅,是个极致的双标狗。
如今踢到了大虞女帝这块铁板,他没法像对付其他官员那样抄家灭族、剥皮实草,只能将怒火发泄到吕氏头上。
在朱元璋看来,要不是吕氏当年从中作梗,如今朱标怎么会有此一劫?
若是当年朱标看上的是那个女人,将她带回东宫纳为侧妃,又怎么会有大虞王朝和女帝?
总之,这一切都是吕氏的错。
她不散播谣言,恶意诋毁大虞太上皇,所有的倒霉事都不会发生。
马皇后深知丈夫的脾气,正要给吕氏求情,忽然想起徘徊在心头的一个疑影。
去年她重病在床,即将离世,朱允熥突然冒出来,狠狠刺激一波,让她得以转危为安。
事后她越想越不对劲,皇帝明明已经封锁消息,不许别人瞎议论,为何朱允熥那小子会知道,还好巧不巧在她生命的紧要关头跳出来。
马皇后不相信是巧合。
这背后,是有人想要她的命,顺便给朱允熥那孩子扣上一个气死祖母的大不孝罪名,彻底绝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