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丹尼小说>历史军事>家父李世民,请陛下称太子> 第117章:伪造太子谋反证据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17章:伪造太子谋反证据(1 / 3)

向二凤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,是很有必要的事情。

这就相当于给二凤一个讯号。

我要去干世家了,你可不要在拖我后腿。

从局势来看,能很大程度缓和二凤搞幺蛾子。

“还是不要做得太过分了。”

李世民想了良久,最后也只能憋出这句话来。

他的思想跟李承乾不同,毕竟是既得利益者,本身李氏也属于门阀。

只是现在当了皇帝,屁股的位置换了,想法就有些不同了。

可在李承乾看来,转变得还是不够彻底。

“那就要看他们怎么做了,真要当刁民,我也拦不住啊。”

“这么大的胃口,也不怕给吃撑了,真是撑死胆大的,饿死胆小的。”

李承乾笑呵呵的说道,颇有谈笑杀人的意味。

“也要考虑些影响,若下手太狠,届时出了大乱子,四处动荡不休,于民不利。”

李世民也不好说,要是闹大了,都逼着我废你这个太子咋办。

那到底是废,还是废呢?

李承乾咧嘴一笑,雪白的牙齿反射出凌厉寒光。

“哪有什么乱子,都是叛贼罢了。”

太子很固执,二凤心很累。

其实李世民想说,就不能等等,等朕驾崩了,你再去干。

那你当个暴君,跟朕也没关系了。

他还是很在乎自己的名声的。

自从玄武门后,就更在乎了,不然这些年不至于被臣子骑在头上,还笑呵呵的。

人都有脾气,但能够忍住脾气,才是本事。

李承乾就没有这样的本事。

也不想学这样的本事。

我也要面子,但面子这个东西,从来不是别人给的,而是自己挣的。

谏官?

迟早把这个官职都给废了。

留他作甚,给自己添堵吗。

宴席结束后,正旦大朝也算是结束了。

下次热闹,就是十四天后的元宵佳节。

那是休沐的快乐,跟今天不一样。

回去的路上,内侍文忠禀告道:“殿下,房玄龄很早就离了宴席,说身体不好。”

“去哪了,直接回家了?”

“务本坊盯着的人,没看到其回家,应是换了马车,不知去了哪。”

李承乾微微沉吟。

房玄龄连正旦大宴都不参加了,能去哪呢。

李承乾有一种预感,这么偷摸行事,很可能是在谋划针对自己的阴谋。

毕竟房玄龄虽然不够果断,但也不是傻子。

确定下来的事情,肯定是会去想办法完成。

现在都明确站在魏王那边了,总不至于还来讨好自己。

“你派人去大理寺问问,看房玄龄是不是去了那边。”

“还有,让你策反房玄龄身边的细作,怎么到现在还没消息。”

内侍文忠无奈回道:“殿下,房玄龄身边的,都是跟了他多年的老人,奴婢使再多钱财,他们也不应啊。”

李承乾训斥道:“蠢货,想想那些校尉,为什么能背叛我,钱财不能解决的事情,那就去想其他办法,这等事,还需我教你吗。”

身边的人,着实是不堪重用啊。

内侍文忠除了忠心,其他的啥也没有了。

“是,奴婢立即就去办。”

李承乾道:“你好歹也是东宫的宦官头头,挑几个精明懂事的,这很难吗。”

“自己没本事,就把事情交给有本事的人去做。”

“你在孤身边这么多年,还怕孤把你弃了不成。”

文忠的心思,李承乾也是懂的。

怕有了新人,忘了旧人。

被其他人后来居上,就占着茅坑不拉屎。

但一而再,再而三办不好,李承乾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。

“殿下教训的是,奴婢这就去找能办事的人。”

内侍文忠赶忙回道。

回了东宫,李承乾要处理的事务还挺多的。

首当其冲的,便是煤矿的事情。

思来想去,最后李承乾决定安排张思政去。

怎么说也是多年心腹,忠诚这块不是问题。

主要是煤矿开采一旦运营起来,里头油水太厚,容易滋生蛀虫。

张思政恋权不贪财,倒是勉强能用。

想了想,李承乾把狄知逊叫来。

“拜见殿下。”

“孤准备办个开采石炭的商号,叫你来,是帮孤写个章程。”

狄知逊恭敬道:“请殿下示下。”

李承乾讲述道:“万人左右的规模,主要作于开采石炭,非徭役,结算工钱,类似于长工。”

“孤仔细想了想,不打算以月钱的方式,而是多劳多得。”

“每挖十斤石炭,便算作一文钱。”

狄知逊有些惊讶,不由道:“殿下仁慈。”

挖矿的工具主要是铁镐、铁锹,在卖力的情况下,每人每天挖个几百上千今是能达到的。

按每人八百斤算,每天能得八十文,每月就是两千四百文钱了。

要知道长安外的百姓,在没有天灾**,种地丰收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