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王与多宝之间的对话,同样没有任何遮掩。
一问一答之间,声传诸天。
正在为西方教斩断旧日因果,重立佛门而目瞪口呆的诸天仙神,又再一次目瞪口呆。
“大王要出手了?哈哈哈,这下西方要倒霉了。”
“这,这又是要干什么?贫道已经跟不上了,能不能不要再搞这么大了?”
“人王再厉害又能如何?还能把佛门的道统灭了吗?”
玉虚宫。
元始天尊冷冰冰地看着西方和太清天,一言不发。
在他身边,失去了四御之位的南极仙翁,开口道:
“师尊,此番阐教是否要出手?”
“纣王在此时出手,定然不简单,他既然让多宝出手,那极有可能,会拉阐教入劫。”
元始天尊沉默片刻后,摇了摇头,道:“静观其变。”
南极仙翁垂下头,道:“弟子明白。”
说罢,他自觉地离开了。
自从上一次,人王从师尊这里拿走封神榜中所有真灵,拿走四御之位,甚至拿走阐教大量气运后。
师尊越发的沉默。
哪怕是跟了师尊最久的他,也越发的说不上话。
但南极仙翁依然坚信,一切都在师尊的掌控之中。
因为,这就是师尊的大道。
元始天尊此时垂下眼帘,在他眼底,无数因果编织成网,化作天地间的秩序。
而在那巨大的网中,有一条原本利于西方佛门的因果,此刻却化作利刃。
元始天尊喃喃开口道:“这道因果,原本受命于天,哪怕是本尊也无法改变。”
“纣王,你又如何能提前发现这道因果,从而将之炼化?”
他屈指推演,将一切因果布于眼前。
一条大道之路,在他眼前,时隐时现。
……
太素天中。
女娲娘娘眼前一枚道符,突兀地发出一声轻鸣。
她看了那枚道符一眼,秀眉轻蹙,道:“此事竟然与大兄有关?”
“不,不对,不是与大兄有关,而是与火云宫有关。”
“难道,佛门与人间命数,有着不可分割的因果吗?”
自从三皇自囚火云宫,火云宫就与人间有着不可切断的因果联系。
每当人间有巨大变化时,火云宫一定会有变化。
而女娲当年在伏羲天皇进入火云宫时,为其炼化一枚道符。
这枚道符只会在伏羲天皇有重大变化,或者是其所处的火云宫有重大变化时,才会有反应。
这算是女娲娘娘为自己兄长,留下最后一道庇护。
以免兄长出了事,她都全然不知。
……
火云宫。
三皇正盯着眼前一幅先天八卦图。
图上,卦象不断剧烈变化,演化出连伏羲天皇也无法解读的乱象。
端详了许久之后,三皇才从那先天八卦图上,勉强看出一个字来。
其字曰:佛。
轩辕人皇看了半晌之后,皱眉道:“皇兄,这佛是何意?是哪一种大道?还是什么?”
伏羲天皇无奈地摇了摇头,道:“自从三百年前开始,人间的一切变化,我们都已经彻底无法判断了。”
“现在为兄也不知道这佛字,到底是何意。”
“只知这佛字,与人间有莫大因果,因果之大,甚至让火云宫都产生变化。”
三皇同时抬头看向火云宫一角。
只见那处的偏殿,此刻却变成一座庙宇,有佛光自庙宇之中涌出。
又看了良久之后。
伏羲天皇才道:“为兄于冥冥之中,有所预感。”
“这个佛字,或是我们离开火云宫的关键,若它偏向人间,或可让吾等得脱囹圄。”
“但若它偏离人间,那我们就要考虑,谁去镇压它,否则它定然会毁了人间。”
轩辕人皇和神农地皇面面相觑。
他们万万没想到,这突然间出现的变化,竟然会有如此巨大的牵扯。
……
西方极乐净土。
阿弥陀佛的佛目之中,佛光万丈,直照太清天,却根本无法看清任何因果。
准提佛母在一旁脸色沉寂如水,口宣一声佛号后,道:“太上道友,你此乃何意?”
在他看来,人王刚才的话,只是幌子,真正出手的是太上圣人。
他们师兄弟在多年推演中,早就看出来,他们将西方教化作佛门之后,会有一道因果在太上圣人手中。
那么,唯一可以对他们建立佛门有威胁的存在,就必然只有可能是太上圣人。
然而,他的话,如石沉四海,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回应。
反而是在准提佛母话音落下之后没多久。
一声长笑,在太清天中响起。
“佛非佛,道非道,今日方知何为众生筏。”
多宝道人信步之间,走出太清天,立于三十三天外天之上。
他周身玄门清气翻涌如海,眉心却隐隐透出一道金纹,淡淡道:
“贫道参悟大王点化之禅道多年,却始终不入其门。”
“今日见阿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