邹建民微笑着回答道“好的,美女慢走,期待你再次光临小店。”
姜霞挥挥手告别“拜拜!”随后走出店门,回头朝着邹建民露出了一抹妩媚的笑容。
只可惜,邹建民并没有看到这一幕。否则,他可能会当场激动得喷出鼻血来。
就在此时,店内的顾客逐渐增多,邹建民开始忙碌起来,无暇顾及其他事情。
时间过得很快,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傍晚,太阳开始落山。邹建民忙碌了一整天,但工作仍未结束。他要去镇里找汪耿献一起吃晚餐,然而当他到达时,却得知汪耿献有事离开了,前往开化办事。无奈之下,邹建民只好返回店里,并从食堂打来饭菜准备就餐。
回到店里后,店里来了许多顾客在选购书籍。他一边吃着饭,一边与顾客们交谈并推荐书籍。这种忙碌的场景让他感到充实而满足。
历涛阳在晚饭后直接来到店里找邹建民玩耍。进入店内,他看到邹建民正忙着接待顾客,于是主动帮忙整理起书籍来。他们一同忙碌着,直到所有顾客离开店铺。
终于有了闲暇时间,历涛阳迫不及待地对邹建民说道“建民,昨天看的那个录像带能借给我吗?”
邹建民笑着回答道“哈哈,你还没看够啊……”
历涛阳解释道“不是啦,是我们厂长想看呢。”
邹建民有些歉意地说道“不好意思啊,这合录像带现在已经不属于我了,我已经卖给余卫龙了。”
历涛阳笑了笑回答道“哦,那就算了吧。”
邹建民接着说道“不过你来得正好,我正打算去找你呢。”
历涛阳疑惑地问“找我干什么?”
邹建民提醒道“你忘记啦?就是之前跟你提过的那件事。”
历涛阳还是没有反应过来,继续问道“哪件事啊?”
邹建民解释说“就是开照相馆的事情呀,相机和洗照片的设备都准备好了,我们可以开始营业了……等会儿一起把洗照片的设备都搬去你那里。”
历涛阳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地道,于是商量的语气说道“那好吧!哦!对了,我们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到叶东升的生意?毕竟他也是干这个的。”
邹建民安慰道“应该不会吧,他一个人都忙不过来。如果真的有影响,我们也可以考虑与他合作嘛……”
历涛阳点点头表示同意,然后说“那就这样吧,我们先干干看,看看经营情况再说吧。”
邹建民迫不及待地说“,好吧!那我们现在就去你那里吧。”
于是,两人将所有的照相器材都搬到了水泥厂的实验室里。
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,他们的洗照片业务进展得异常顺利。整个小镇上几乎家家户户都知晓了这家文化商店不仅能冲洗照片,而且拍照技术也相当出色。
某一天清晨,汪耿献再次来到文化商店,兴奋地对邹建民说“小邹啊,我这里有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你……”
邹建民迫不及待地问道“到底是什么好消息呀?”
汪耿献喜笑颜开道“你的户口问题已经解决啦!上级同意你转正了呢!现在你需要尽快前往镇文书那里办理相关手续。”
邹建民难以置信地问“真的吗?不会是逗我的吧?”
汪耿献一脸认真地回答“这事儿我怎么可能骗你呢?走吧,咱们立刻去镇里找文书。”
邹建民看了看店里暂时没有客人,便迅速锁上门,与汪耿献一同赶往镇文书办公室。到了之后,邹建民拿到了一张表格,认真填写完后,文书将一份户口转正的材料交给他,并叮嘱他返回长虹镇办理后续事宜。
面对如此惊喜的好事,邹建民自然不敢耽搁,从镇里出来后,马上打了一辆车回到村子,马不停蹄地着手办理转户口的手续。
很快,一切都进展得十分顺利,邹建民如愿以偿地转正了,正式成为了城镇户口。他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,因为这个身份的转变意味着他将享受到更多的权益和福利待遇。
随着户口的转正,各种待遇接踵而至。原本需要通过人际关系才能得到的粮票、布票、香烟票等福利,现在政府会直接发放给他。这让他觉得自己终于得到了应有的认可和回报。而且,这些票据如果用不完,还可以变卖成现金,这无疑增加了他的收入来源。
邹建民欣喜若狂,心中对汪耿献充满了感激之情。当天晚上,他特意邀请汪耿献到余经伟的店里共进晚餐,以此表达他的感谢之意。邹建民并不是一个喜欢炫耀的人,因此他并没有告诉家人关于转户口的事情。同样地,朋友们之间也没有提及此事。
马俊与大家的关系越来越亲密,闲暇时常常光顾邹建民的店铺。当然,他也经常前往历涛阳等人那里玩耍。这种友好的氛围使得大家相处融洽,相互间的了解也日益加深。
因为他英语比较好,邹建民正在自学英语,这样方便和金露霞交流,因为金露霞喜欢英语常常用英语和邹建民说话,邹建民有些听得懂,但是说不来又写不来,为了能在她的面前表现自己的才华,所以有空就让马俊教他英语。
这天下班马俊就来文化商店教邹建民英语,邹建民也很认真地听着,时不时还提出一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