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二章 旧敌(1 / 2)

“将军,北部人已经全部涌到离咱们不过五十里的地方驻扎下了!”

卫述安穿着厚重的盔甲,立在城楼之上,瞧着底下拿着弯刀正张牙舞爪的十几个北部族人。

身后前来禀报的士兵从未来过北地,所以不知道北人善在风雪中前行,言语中都带着些害怕。

现如今城内的积雪都已经到了膝盖处,更不用说城外那些荒郊野岭之地,想必雪快及人厚了。

卫述安的嘴唇在这寒冷的北地已经开始皲裂,他听着城底下那人的叫嚷,纵然在风雪中看不清他的脸,可听声音,却仍旧可以分辨出,那是他从前的老对手,乌良族的拔列兰准。

“卫述安,我的老朋友,我们又见面了——”拔列兰准将双手围在嘴周,用那蹩脚的汉话冲卫述安喊道。

一旁的士兵听了,狠拍了一下城墙,掌风将上面的雪掀起。可卫述安却仍是不动如山地站着,看着远处那棵依稀还能瞧见些绿意的松树。

“怎么了?”姜尧右手把着腰间的剑,左手扶到的城墙之上,瞧见了下面的拔列兰准。

“拔列兰阚居然舍得将他这个儿子给放出来了,看来是被咱们给打急眼了。”姜尧爽朗地笑着,仿佛被包围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。

他团起一团雪,又将那团雪在手中倒了倒捏得更紧了些,往拔列兰准那处砸去,顺带问道:“喂,你父汗呢,他不会老掉牙起不来了吧?”

这话算是激拔列兰准的,大约在十年前,十六部也曾像现在一样大肆进犯过大献。

当时的卫盛与姜尧都正值壮年,十六部之首乌良族的拔列兰阚正是起兵的领头人。

而拔列兰准,仍旧是个毛头小子,说两句话便能激得他跳起来。

十年前击退北人后,便鲜少见过他父子二人。现如今只见他这儿子,却未再见拔列兰阚,卫家军不知缘由,拔列兰准却清楚得很。

他的父汗,确实如姜尧所言,已经病得起不来床了,而他的夙愿,便是能够攻下大献。

“你们卫家军已经不复往日的荣光,而我十六部,却在这十年间韬光养晦不断壮大,这一战,且看吧——”

拔列兰准不再是当年那个毛头小子,姜尧的话也不再能激起他心中的波澜了。他喊完话后,便骑着马折返了回去。

没有了两方互相说话的声音,只余下风灌进耳朵里。

“姜伯,咱们城内还有多少日的余粮啊?”

姜尧叹了一口气说道:“两日,顶多再撑三日便没有了。”

粮草于大军而言,是活下来的保障。

运送粮草的队伍遇到了大雪封山,可能还需要半月才能抵达此处,没有人能够保证城内的人能够活到那个时候。

可这后路现如今也已经被拔列兰准派人给堵住,不仅是城内的人出不去,运送粮草的队伍就算能及时走到,也会遭到北人的截杀。

“姜伯,咱们没有粮草,不代表北部没有,他们这次来,肯定是带足了东西的吧。”卫述安望着平坦的雪原之中,不时有黑色小点移动的痕迹,那是北部的传信兵,只听他继续说道:“姜伯,咱们得找一个会说北话的人来。”

卫述安说完这话,姜尧瞬间懂了,连声赞叹说:“妙啊,妙啊,你小子这脑子机灵得,和我有得一拼了!”

姜尧明面上是夸卫述安,实际上也夸了夸自己。可也幸亏姜尧是这么个性子,否则卫述安在这儿,很有可能会得上郁郁之症。

卫述安打算找人前去假扮传信兵,谎称他们所驻扎的这座小城池内粮草已至。

那拔列兰准便会怀疑后方截杀的队伍是否出了什么岔子,派人前去查看。在他们得到消息之前、拿捏不准情况之际,卫家军趁着还有余粮,便可在此刻出击,先行烧掉了北部人的粮仓,让他们陷入与卫家军同样的困局。

到时候北人也只得后撤,等到粮草充足后再行起势。

而他们的大军便可拨出一部分人向粮草的来向行进,灭掉在后方截断的北人,再将粮草送抵驻地。

白茫茫的天空之上传来了鹰隼的叫声,在城门盘旋了几圈后,落在了卫述安跟前的城墙之上。

一见到这个鹰隼,便意味着卫姝又给他来信了。他原本肃穆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,将那封写在羊皮上的信给取下,细细读来。

卫姝在信中说了南陵的近况,说玄白景派出的十万大军即将到达。又说她给亲手给卫述安做了一件衣裳,等战事不那么吃紧,她便出南陵来看他,给他送来……

卫姝絮絮叨叨说了许多东西,那张羊皮都快写不下了。

末尾一句仍旧是她这么多年给他写信的习惯:愿哥哥安!

卫述安将这封羊皮信塞进了厚重的盔甲之中,正下城门台阶时,遇到了匆匆往上走着的玄宁。

玄宁本就是来找他的,一见着他人,便说:“我会北话,你让我去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