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丹尼小说>女生耽美>缆镇语录> 山村棋王(附录:《宝积经》23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山村棋王(附录:《宝积经》23)(2 / 3)

不以无相故令法无相,但法自无相;

不以无愿令法无愿,但法自无愿;不以无起、无生、无我、无取、无性故,令法无起、无取、无性,但法自无起、无取、无性。如是观者,是名实观。

菩萨真实观察事物,并不是用空的三昧定力施加在事物上而令诸法成为空,而是说一切诸法本性自空;

也不是以无相三昧力,令事物显为无相,而是说一切诸法本来无自相;也不是以无愿观力而令事物无愿,而是说一切诸法本自无愿;

不是人为地将无起、无生、无取、无性施加于诸法上,令其无起、无生、无取、无性,而是诸法自身无起、无生、无取、无性。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来观察,便是真实正观了。

从法空到人空

复次,迦叶,非无人故名曰为空,但空自空,前际空、后际空、中际亦空。当依于空,莫依于人!

以上说的是诸法空性本来现成,没有任何人为加工的痕迹。法空这样,人空的道理同样如此。并不是说以无我观力,先灭去了人,才说我空,而是说空是自性空。

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际之中,前际是空,后际是空,中际也是空。应当依于本然如此的空性修行,真实地观察到过去我不可得、现在我不可得、未来我不可得,于三世中求我不可得,真正地依于空性,而不是依于人的主观臆断。

接下来,佛陀从多角度进一步指出了菩萨应有的正确的观空态度。

菩萨应有的正确的观空态度

若以得空便依于空,是于佛法则为退堕。如是,迦叶,宁起我见积若须弥,非以空见起增上慢。所以者何?一切诸见以空得脱,若起空见则不可除。

倘若大家以为有空相可得可证,而依著于此空,那就在佛法上不但没有进步,反而会有所退堕了!

因此,佛陀指出:“宁起我见积若须弥,非以空见起增上慢”。也就是宁起肯定自我的见解像须弥山那样高大,也决不要因为起执空的见解,而导致增上慢的出现。为什么呢?

因为一切关于实有的偏见尚可以用空见来克服;而一旦产生了关于空的偏见,则没有别的东西来消除了。

因为有了我见,尽管不能获得解脱,但是并不妨碍广修人天善业;而执著有空,就很可能不再勇于为善,最终可能会退失菩提心。

而且,我见无论多么大,还可以用“空”来化导破除,引入空的自证。执著“空见”却不行,这种人不可能再以空来化导解除,也不能以有来解除空见。

所以龙树菩萨在中观论中提出:“如来说空法,为离诸见故。若复见有空,诸佛所不化”。可见执著空见的后果是多么严重。

医师喻

“迦叶,譬如医师授药令病扰动,是药在内而不出者。于意云何?如是病人宁得差不?”

“不也,世尊。”

“是药不出,其病转增。如是,迦叶,一切诸见唯空能灭,若起空见则不可除。”

关于执著空见的人,佛陀举了个例子:就好比医生给人治病,让病人服药,是为了削弱以至克服疾病;但如果药毒聚集在体内不能排出,那么在你看来这个病人能算是痊愈了吗?

迦叶回答说:“不能,世尊,这药毒若不能排出,只能说他的病更转严重了”。

佛陀于是指出:“迦叶啊!一切种类的见解,只有空观才能加以消灭;如果又起了空见,这空见的毛病就不是轻易可以消除的了”。

就好像药留在体内排不出来,那就会对身体起到副作用,反而加重了病情,甚至会达到无药可治的程度。

畏空喻

“譬如有人怖畏虚空,悲嗥椎胸,作如是言:‘我舍虚空。’于意云何?是虚空者可舍离不?”

“不也,世尊。”

“如是,迦叶,若畏空法,我说是人狂乱失心。所以者何?常行空中而畏于空。”

执著空见的人,就好比有人害怕虚空,以至捶胸顿足、号啕大叫说:我要舍弃虚空。以这种方式,能够舍弃虚空吗?

显然这是痴人说梦。害怕一切归于空无而拼命执著空见的人,心意狂乱,已经丧失了理智。为什么呢?因为这种人本来就置身于物理的空性之中,却偏偏要害怕空性的存在。

画师喻

譬如画师自手画作夜叉鬼像,见已怖畏迷闷躄地;一切凡夫亦复如是,自造色声香味触故,往来生死受诸苦恼而不自觉。

执著空见的人,就好像有的绘画师,自己亲手画出了相貌凶恶的夜叉鬼的画像,但他自己见了这夜叉鬼的画像仍然觉得非常恐怖,甚至会吓昏过去、跌倒在地。

一切凡夫不也是这样吗?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等等的存在,本来就是众生从业所感的幻相,本性空寂,但是众生不明白这个道理,妄执为实有,从而不断起惑造业、流转生死,尽管如此,众生并不能真正从心理上自我觉知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