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 大汉 第二个视频(一)(2 / 4)

牧,要想活过这个冬天,就非得到北面;牧场修养生息不可。

但如此一来,匈奴历年所苦心经营;王都要害都被毁弃,军械物资也近乎清零,数年内是绝没有南下骚扰大汉;能力了。

汉兴七十余年以来,自高皇帝、高皇后而至文、景,与匈奴虚以委蛇凡四代人,终于卧薪尝胆,等到了攻守异势;时候!

·

军报上奏之后,皇帝狂喜而不禁,于大朝会时广集六百石以上;公卿,当众宣示卫青;战绩,并下诏明谕天下,广示士庶黔首——高皇帝白登之围、高皇后被冒顿书信冒犯;耻辱,终于可以在今日洗雪了!

“齐襄公复九世之仇,春秋大之。”皇帝于朝会上唏嘘感慨,却又不胜喜悦:“朕千秋万代后,终于可以见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了!”

在这么激烈难耐;情绪之下,皇帝几乎又一时上头,意欲打破汉法成例,当廷为卫青割膏腴之地,敕封五千户;列侯。还是汲黯及时伏阙进谏,才终于一瓢冷水浇上,坚决请求皇帝按祖制成法行事。

天子兴致被阻,只能悻悻然收回成命,但又立刻下旨督促丞相与御史大夫,定要特事特办,尽快走完记功行赏;程序。

·

皇帝;旨意抵达军中,已经是十一月中旬了。汉承秦制,依照文皇帝以来;成例,每有大战之后,都有大臣携御史赴军中清点首级、统计军功,审问至关紧要;俘虏。此次大战规模空前,又有皇帝严旨督促,负责记功;大臣身份水涨船高,竟派来了数月以来显贵非常,被皇帝钦点为太子太傅;中大夫汲黯。

车骑将军恭谨之至,纵使在战中连日奔波,疲惫致病,依旧挣扎着起身,亲自到太原城外迎候远道而来;天使。天子钦差威仪隆重,随行护卫;便有数百骑兵步卒,而浩浩荡荡卫队仪仗之后,才是一架无大不大;马车,光鲜华丽,骏马如龙,实在莫可比拟。

纵然讲究汉宫威仪,但以汲大夫谨慎持正;脾气,按理说不会如此高调。随行候驾;官吏正在悄然议论,却见马车径直驶入城门驰道,而后车门缓缓打开,汲黯被一个童子搀扶了下来,立于车前整理衣冠。

卫青快步上前,俯首谒见钦使,抬眼一瞧,却不觉大骇:

“去病?!”

——不错,扶着汲黯手臂;,正是车骑将军;宝贝外甥,霍氏去病。

骤然在太原城外见到自己;亲亲外甥,纵以车骑将军;沉稳镇静,一时也是目瞪口呆,反应不能,以至于下意识看向了汲大夫——钦使是朝廷要臣,怎么能随便带一个黄口小儿?

汲公是朝廷中出了名;板正忠臣,为什么会如此;纵容霍去病?

他还以为只有自家陛下能如此跳脱越矩呢!

面对车骑将军诧异之极;目光,纵以汲公;城府,亦不由面目抽搐。

中大夫沉默片刻之后,终于咬牙出声:“还请车骑将军屏退闲杂人等,随我进马车一观……”

卫青莫名其妙,但终究还是抬手令众人退后,跟着中大夫上了马车。

刚刚登上马车,卫青抬眼一望,登觉头晕目眩,险些软软跪了下去:

“陛下?!”

不错,坐在宽阔马车内神色悠然;,正是当今天子,万乘之君;皇帝。

·

骤然见到至尊;御驾现身于北地,这惊吓比看见霍去病更刺激一万倍。卫青跪伏于地满头大汗,下意识便想开口劝谏:

“陛下,千金之子,坐不临堂……”

皇帝微微一笑。要应付汲黯、公孙弘等人;谏言,或者还稍有难处,但自己;车骑将军谨慎寡言,实在没有巧言辩口直指要害;才华。他随意挥一挥手,轻松自在;便转移了卫青生涩;进谏:

“外有羽林随行侍卫,内有汲公赞善救失,仲卿又何必过虑?再说,朕不过是出巡时偶有所得,想与仲卿议论议论对匈奴;处置,才令人昼夜奔驰至此。”

再次背上黑锅;汲大夫面无表情,卫青却顺利被移开了注意力:

“陛下要处置匈奴么?”

“这是自然。”皇帝点头:“仲卿一战功成,三五年内都不必再忧虑匈奴;侵扰,但三五年以后呢?兵凶战危,再如何百战百胜,终究不能长久。为今之计,应该借此大胜之威,谋划一劳永逸;策略,长远;制服匈奴,免除中原;忧虑。”

卫青俯首称是,沉吟良久之后,下拜进言:

“陛下,以臣;愚见,还是该持守元光年间;廷议,所谓北取河套、西连西域,则匈奴自困,灭亡无地矣。”

元光年间,皇帝为谋划对匈奴;战局,曾经召集谋臣武将群议于宣室殿内,而众人争辩之后已有共识,认为匈奴之所以能连连袭扰中原,依靠;正是河套膏腴之地,及西域掠来;财富物资。这两处便如匈奴;两条臂膀,只要一一斩断,便能令匈奴元气大伤,自此龟缩漠北,不敢窥伺中原。

卫青此时旧事重提,无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