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局势诡谲(2 / 2)

静,但从种种迹象来看,有种风雨欲来的感觉。”一份份密函被杨乾扔在桌子上。“税收侧重粮草。”“频繁调动大军。”“还跟王蜀黍买了五万石粮食。”穆清秀眉一挑“尚国要动手了?”“自从跟廖国很无厘头的打了一场中等规模冲突后,整个中原局势表面平静,实则波云诡谲。”“糟了~~!”嚣煜猛然站了起来。“公子,现在局势不容乐观,我们的主力精锐还在辽东那边!”脑门上的冷汗瞬间就流了下来。“布置不变,让大军快速赶路,还有,这次回来的大军陆陆续续会超过25万,在白云关布置五万,再分出五万布置在阳谷关,最后的十五万给我布置在海潮郡附近。”“需要注意的是,辽东那边招募的士兵,必须要接受完整的教育,以及高强度的训练。”杨乾根据历史资料和当前社会结合考虑,最后才的出来的办法。这样的办法能让辽东的士兵们被折磨的欲仙欲死,几乎每倒头就睡,也不会有什么心思去想别的东西。等得到甜头后,就会完全倒向自己这边,严格意义上来,高句丽并非异族。只是当地的多民族组建的国家,经过长时间历史的洗脑,他们自然而然觉得回到了祖国的怀抱。这也是杨乾为什么,能让中原人和扶余人参军的结果,至于别的民族?呵呵,挖矿,种地,修造基建,自己人要是受伤,死了,得多心疼呐。还不如用外族当奴隶,用死了也不心疼,还不会激起民怨,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事情。“对了,还有一件事,等载人轨道车大面积推广后,建议让云通四郡的人,尽可能的移民,用人数来压倒他们。”“中原人多了,那边也乱不起来。”“是,公子!”嚣煜立马开始安排。杨乾仔细思考起来,三省六部制暂时无法推广,连在自己这里也很难运行起来。归根结底是因为,一个国家两套行政体系,很容易出问题。时间一久,怕是会有分裂趋势,这是杨乾绝对不想看到的。敌人是在外面,可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,夏国士大夫在朝堂内的势力绝对不。一个个死命的捞好处,还好自己聪明,及时将他们的爪子斩断在云通五郡,不然指不定一年得分走多少利润。转眼间东去春来,万物复苏,杨乾在休息半个月后,轻装上阵,开始去了铸造厂,工厂巡视。然后北上去了运河查看工程进度。每年拨海量钱粮,供养上百万奴隶的吃喝,还好杨乾家底厚,可就算家底厚,这种压力让他浑身不舒服。所以每年只有到了税收收缴上来的时候才能让他浑身一轻。云通五郡到处都在修造道路,这还只是最基础的,甚至老高已经将轨道都提到日程上了。显然是吃到道路建设好之后,商贸带来的庞大红利。对高句丽的征战,养活上百万的奴隶,还有四十多万的大军,零零总总算出来的榨。